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2021最新(全国百佳医院排名
医疗资源重新划分,药企也应随时而动
最新医院百强榜公布
9月19日,医学界公布了《2021中国综合医院手术量排行榜》。排名第一的还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,而除此之外,榜单中有不少医院的座次发生了变化。
图片来源:医学界智库
2021年手术量排名第二的是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,第三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。而2020年,位列二、三的分别是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河南省人民医院。
除此之外,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、安徽省立医院、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、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、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均是2021年前十中的新面孔,分别位列6、7、8、9、10。
可以看到,今年榜单前十强中没有一家医院来自资源集中的北上广地区,这表明经济发展较发达的地区,医院手术量不一定就多,经济发展状况与医院手术量没有必然联系。
此外,手术量排名与平时常看到的医院综合实力排名差别较大,比如排名第一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,其手术量一骑绝尘,但在去年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的“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”中仅排在第18位。
业内人士认为,医院手术量和医院床位数、地域、医疗水平三方面有关。
手术量最多的郑大一附院床位数也非常可观。
据郑州晚报报道,9月4日,河南省省立医院回归卫健委,由郑大一附院全面接管,成为郑大一附院港区医院。至此,郑大一附院再下一城,拥有最老的河医院区、郑东院区、惠济院区、港区医院,环绕郑州,床位数也达到12000张左右,是名副其实的宇宙第一大医院。
除此之外,手术量大的医院所在省份普遍有两个特点,一是人口大省,医疗需求十分旺盛;其二是这些地区缺乏竞争,容易形成医疗垄断。
如位列第三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,所处区域内缺乏水平相似的大型医院来分担收容压力,相比之下,北上广医院拥有大量优质的医疗资源,不容易产生聚集。
最后,手术量能够上榜的医院综合实力也还是不俗的,毕竟一家医院只有水平超群,才能够辐射更大范围的人群,甚至吸引大量的异地患者。
分级诊疗作用初显
今年的榜单中还有一明显现象是,相较2020年,医疗机构的手术量普遍降低。
2020年手术量排行榜(数据为2019年手术量)中100家医院手术总量为906万台(约占当年中国医院手术总量的15.4%),2021年手术量排行榜(数据为2020年手术量)100家医院手术总量下降为789万台。
2020年手术量排行榜中,有31家综合医院的手术量达到或者超过了10万台,到了2021年,只有22家综合医院的手术量达到或者超过10万台。
产生这种变化是由于疫情原因,2020年全年医疗机构全国总诊疗人次77.4亿次,同比降低了11.2%,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入院人数23013万人,比上年减少3583万人(下降13.5%),年住院率为16.3%。
另一方面,国家也在积极推进分级诊疗政策,缓解目前医疗服务体系布局不完善、优质医疗资源不足和配置不合理的问题。
相关数据显示,我国医疗资源呈现倒三角结构,80%的医疗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市,其中80%又集中在大中型医院,而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大部分在基层。
这种资源分布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人民群众“看病难”的问题,而分级诊疗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难点。
2019年,全国人大常委会在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》中提出,推进基本医疗服务实行分级诊疗制度,引导非急诊患者首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。
2020年,国务院办公厅在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0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》中再次强调,要推进分级诊疗和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。
2021年7月23日,在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,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介绍,目前我国分级诊疗取得了阶段性成效,全国县域内就诊率已经达到94%,比2015年同期增长10个百分点。
药企如何应对
这一背景下,医药终端的市场份额也难免重新划分,呈现新的格局。
商务部发布的《2020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》显示,2020年药品终端销售情况中,医疗机构销售额11851亿元,比例由2019年的71.5%下降至69.4%,同比下降2.1个百分点;零售药店和零售药店对居民的销售额5228亿元,占终端销售额的30.6%,同比上升2.1个百分点。
头豹研究院认为,从几大终端的销售额分布来看,公立医院的市场占比在医疗改革的深入下,份额有所减少;公立基层医疗尽管规模较小,但是市场份额逐渐增长,未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,不过目前还有待发展。此外,零售市场目前的状况和基层医疗市场有些相似,市场空间有限,但是发展潜力很大。
实际上,随着基层医药市场的不断扩大,其已经成为各大药企争相布局的领域。
例如,阿斯利康早在2015年就开始创立县域市场团队,目前团队已覆盖4.2万家医院、1.2万家社区医院以及25万家药房。另外,赛诺菲的县域销售团队也覆盖了2000多个县市。
国内药企这边,百济神州成立了专职县域肿瘤团队,专门负责全产品的推广。华润双鹤也在年报中表示,计划将多个基药品种持续向基层终端下沉。
除此之外,辉瑞、拜耳、诺和诺德等跨国药企,以及科伦药业、辰欣药业、扬子江、修正药业等国内药企均已开始发展基层医药市场。随着医疗资源的重新划分,能够随时而动的药企,才能更早的占住地盘,掌握发展先机。